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气CO2浓度倍增和高温对玉米气孔特征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深入了解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背景下玉米气孔特征及气体交换过程对高温的响应机理,该研究利用人工气候室,探究在大气CO2浓度400μmol/mol(C400)和800μmol/mol(C800)下,不同温度处理(昼/夜)25/19℃、31/25℃和37/31℃对玉米气孔特征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CO2浓度升高对玉米气孔密度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增温却导致玉米不同轴面气孔密度均显著增加(P<0.001);不同轴面气孔密度的增加幅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叶片气孔密度对环境温度升高的响应呈现出非线性变化趋势.2)将环境温度由25/19℃增加到37/31℃导致C400和C800处理下玉米蒸腾速率(Tr)分别提高57%和84%,且不同轴面的气孔密度均与Tr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近轴面R2=0.69;远轴面R2=0.71).3)当温度从25/19℃升高到31/25℃,2个CO2浓度处理下玉米的Pn分别提高23%和21%,但环境温度提高到37/31℃却导致Pn分别降低24%和13%,说明高温环境(37/31℃)对光合反应位点造成生理伤害,而高浓度CO2缓解了高温对玉米造成的生理胁迫.同时,37/31℃条件下玉米叶片光合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降低的结果也直接支持了上述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从气孔特征的角度深入了解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玉米叶片气体交换过程产生的影响,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农作物绿色高效提质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玉米;蒸腾;增温;CO2富集;光合;气孔特征
作者姓名:
刘亮;张运鑫;郝立华;马保国;常志杰;殷嘉伟;刘媛媛;郑云普
作者机构:
河北工程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邯郸 056038;河北省水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邯郸 056038;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邯郸 05603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亮;张运鑫;郝立华;马保国;常志杰;殷嘉伟;刘媛媛;郑云普-.大气CO2浓度倍增和高温对玉米气孔特征及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22(22):73-80
A类:
B类:
倍增,气孔特征,气体交换参数,高背景,换过,响应机理,研究利用,人工气候室,C400,C800,温度处理,气孔密度,增温,同轴,轴面,叶片气孔,非线性变化趋势,蒸腾速率,Tr,线性相关,Pn,高温环境,反应位点,生理胁迫,玉米叶片,叶片光合,光合系统,PS,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直接支持,叶片气体交换,未来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背景,绿色高效,提质增产
AB值:
0.3048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