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聚磷酸铵与不同物料配施对滨海盐化潮土磷素形态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研究聚磷酸铵与生物炭、秸秆配施对滨海盐化潮土有效磷和无机磷形态转化特征的影响.利用室内培养试验,设置不施用聚磷酸铵(CK)、单施聚磷酸铵(OA)、聚磷酸铵配施生物炭(AB)、聚磷酸铵配施秸秆(AS)、聚磷酸铵配施生物炭及秸秆(ABS)5个处理.采用Tiessen修正后的Hedley磷素分级法研究了滨海盐化潮土中无机磷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与CK相比,添加聚磷酸铵的处理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了2.46~4.02倍(P<0.05).培养末期,ABS处理有效磷含量较AB、AS分别显著提高了15.01%和19.20%(P<0.05).2)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不同处理间树脂交换磷(Resin-P)含量变化趋势不同,OA和AB处理呈增加趋势,AS和ABS处理呈下降趋势,培养末期AS和ABS处理Resin-P含量较OA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39.98%和31.06%;碳酸氢钠浸提态磷(NaHCO3-P)含量随时间先增加后降低,在培养第28天达到最大值,且ABS处理最高;氢氧化钠浸提态磷(NaOH-P)和稀盐酸浸提态磷(D.HCl-P)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总体呈增加趋势,培养末期,ABS处理NaOH-P含量较OA显著提高了54.07%(P<0.05);浓盐酸浸提态磷(C.HCl-P)和残渣态磷(Residue-P)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AB和ABS处理Residue-P含量在培养末期较OA显著增加了34.01%和26.12%(P<0.05).3)滨海盐化潮土中磷素主要以HCl-P和Residue-P形式存在,约占88.60%~92.20%.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磷形态与土壤有效磷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D.HCl-P、Resin-P、NaOH-P、NaHCO3-P、Residue-P、C.HCl-P.综上,培养期内,单施聚磷酸铵或配施生物炭、秸秆能够增加NaOH-P和D.HCl-P含量,降低C.HCl-P和Residue-P含量.聚磷酸铵配施生物炭和秸秆(ABS)提高滨海盐化潮土磷素有效性的效果最好,Resin-P和D.HCl-P对有效磷贡献最大.研究结果对滨海盐化潮土磷素有效性提升和无机磷素形态转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土壤;磷素;配施;聚磷酸铵;无机磷形态
作者姓名:
战威名;诸葛玉平;厍元;于丽萍;娄燕宏;王会;潘红;杨忠臣;杨全刚
作者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泰安 271018;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泰安 271018;昌邑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潍坊 261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战威名;诸葛玉平;厍元;于丽萍;娄燕宏;王会;潘红;杨忠臣;杨全刚-.聚磷酸铵与不同物料配施对滨海盐化潮土磷素形态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22(21):119-126
A类:
浓盐酸浸提
B类:
聚磷酸铵,配施,滨海,海盐,盐化,潮土,磷素形态,生物炭,秸秆,无机磷形态,形态转化,转化特征,室内培养,施用,OA,AS,ABS,Tiessen,Hedley,有效磷含量,培养时间,不同处理,Resin,含量变化,碳酸氢钠,NaHCO3,氢氧化钠,NaOH,稀盐酸,HCl,残渣态,Residue,土壤有效磷,磷素有效性,有效性提升,转化研究
AB值:
0.1937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