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文献摘要:
再生稻促芽肥的用量较小,因此对排肥器排量准确性和排肥均匀性具有较高要求.现有再生稻追肥机械较难满足再生稻促芽肥追施准确性和均匀性要求.该研究综合槽轮排肥器和齿式排肥器的优点,结合具有较好分气性能的导流板式分气装置,设计了一种可与再生稻收割机配合使用的气力式再生稻促芽追肥机.追肥机采用两级排肥器进行排肥,主要由上方槽轮与下方多组齿式排肥轮组成.首先根据常用促芽肥外形尺寸确定了两级排肥器中槽轮、齿式排肥轮的主要结构参数,然后通过理论计算结合离散元仿真试验,确定了槽轮与齿式排肥轮转速的最佳传动比为1:1.8,此时排肥器排肥最均匀,断条现象发生较少,肥料无堆积.对分气装置进行仿真模拟试验发现,随着导流板开口角度的增大,各排气口流速一致性变异系数先降低后增大,当开口角度为48°时,变异系数最小,为5.65%,此时分气装置各排气口流速差异最小、分气效果最优,各排气口平均风速为19.37 m/s,满足设计要求.对两级排肥器进行离散元仿真试验发现,在10~20 r/min转速范围内,各排肥口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随转速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大值为2.57%,满足施肥标准中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小于7%的要求.最后,以小粒径尿素为试验材料,以排肥槽轮转速为试验因素,以排肥速率、各行排肥量变异系数、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样机排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10~20 r/min转速范围内,排肥速率随排肥槽轮转速的增加而增大,排肥速率变化范围为672.9~1447.6 g/min,可与收割机作业速度相匹配;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最大为3.09%,各排肥口排量均匀性变异系数最大为27.01%,均满足NY/T1003-2006追肥机械作业标准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再生稻追肥机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文献关键词:
离散元;农业机械;再生稻;促芽追肥;排肥装置;气力输肥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红梅;徐正;杨浩;王启超;张国忠
作者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武汉 430070;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红梅;徐正;杨浩;王启超;张国忠-.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2022(14):12-20
A类:
促芽追肥,T1003,气力输肥
B类:
再生稻,排肥器,排量,追施,槽轮,气性,导流板,板式,收割机,气力式,机采,两级,轮组,外形尺寸,主要结构,合离,离散元仿真,仿真试验,轮转,传动比,断条,肥料,仿真模拟,模拟试验,开口角度,各排,排气口,先降,流速差,平均风速,先减,施肥,小粒径,肥槽,均匀性变异系数,样机,性能试验,变化范围,NY,机械作业,作业标准,农业机械,排肥装置
AB值:
0.2588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