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杨振宁先生和冷原子物理
文献摘要:
早在20世纪50年代, 杨振宁先生和他的合作者们就意识到, 稀薄中性量子气体中最主要的相互作用效应可以被s-波散射长度来描述, 从而可以得到不依赖于粒子间相互作用的细节的普适描述. 这一洞见奠定了量子气体的理论基础. 他们还由此给出了玻色气体基态能量的表达式, 后来被称为"Lee-Huang-Yang修正".实验物理学家克服种种困难, 在近40年后的1995年, 才将冷原子气体冷却到量子简并. 此后, 冷原子物理展示出来种种优势, 包括相互作用和维度的可调控性以及测量的精密性, 这使之成为研究量子多体物理的理想平台之一. 多个冷原子实验观测到"Lee-Huang-Yang修正"的效应. 通过有效地降低系统维度, 冷原子实验对一维体系的研究, 还证实了杨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Yang-Yang thermodynamics. 2010年左右, 年逾八旬的杨先生再次研究一维可解模型, 他发现的一维多分量费米子系统的极限行为, 又很快被冷原子实验证实. 通过内态调控产生等效的人工维度, 冷原子体系还可以模拟高维体系的物理, 其中包括实验模拟了杨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SU(2)非阿贝尔规范场中的Yang monopole这一拓扑解. 这些冷原子物理的进展,展示了杨先生的这些工作不仅具有理论的深度, 还对实际实验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力.
文献关键词:
冷原子物理
作者姓名:
翟荟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北京 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翟荟-.杨振宁先生和冷原子物理)[J].物理学报,2022(18):224-230
A类:
B类:
杨振宁,冷原子物理,合作者,稀薄,作用效应,散射长度,不依,粒子间相互作用,洞见,玻色气体,基态能量,Lee,Huang,Yang,物理学家,简并,展示出,可调控,精密性,多体,体物,原子实,实验观测,系统维度,杨先生,thermodynamics,八旬,解模,维多,多分量,费米子,极限行为,很快,高维,实验模拟,SU,阿贝尔,规范场,monopole
AB值:
0.3628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