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智能增材建造与传统施工建造混凝土结构物化阶段碳排放比较分析
文献摘要:
智能增材建造是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可免模施工,增材建造,显著减少建筑垃圾,节约人工成本和生产时间,减少环境污染.针对中小型多层建筑开展智能增材建造混凝土结构、传统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在施工阶段建材、能源、人工引起的碳排放对比分析.算例分析表明:物化阶段混凝土结构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建材生产阶段,各方案均占比96%以上,其中智能增材制造混凝土结构生产碳排放主要来源于混凝土材料,占比99.5%,而框架结构生产阶段碳排放集中于墙体材料、模板、混凝土和钢筋,分别占比35%、27%、22%、15%,砖混结构碳排放集中于墙体材料、混凝土、模板和砂浆,分别占比54%、21%、12%、8%.
文献关键词:
智能增材建造;碳排放;混凝土;施工;水泥
作者姓名:
张治成;贾铖修;孙晓燕;罗飞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中南高科产业集团,上海 2000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治成;贾铖修;孙晓燕;罗飞-.智能增材建造与传统施工建造混凝土结构物化阶段碳排放比较分析)[J].混凝土,2022(05):74-77,83
A类:
智能增材建造
B类:
施工建造,混凝土结构物,物化阶段,排放比,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智能化发展,施工方式,可免,建筑垃圾,约人,人工成本,生产时间,中小型,多层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砖混结构,施工阶段,放对,算例分析,建材生产,生产阶段,增材制造,结构生产,混凝土材料,墙体材料,钢筋,砂浆
AB值:
0.3171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