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压力—状态—潜力"框架的生态修复分区与修正研究
文献摘要:
以唐山市为例,将生态安全格局与修复分区相结合,实现点线面共同指导分区.首先基于"压力—状态—潜力"框架,利用z-score标准化,在乡镇尺度上进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其次构建生态安全格局,采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与景观连通性提取生态源地,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最终通过生态安全格局对生态修复分区进行修正.结果表明:(1)研究区高退化压力区主要位于城市中部及各县区中心,并向四周递减;生态系统服务状态分布为北高中低,且高值区向低值区存在明显过渡;恢复潜力为由北向南先减少后增多.(2)修正后生态修复分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潜在恢复区、生态优先修复区、生态修复治理区、生态修复利用区5大类型区,其中生态保育区依据生态源地与廊道所在位置划为一级保育区、二级保育区.
文献关键词:
生态修复分区;压力—状态—潜力;生态安全格局;生态系统服务状态;恢复潜力
作者姓名:
李丹;徐爽;朱永明
作者机构:
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引用格式:
[1]李丹;徐爽;朱永明-.基于"压力—状态—潜力"框架的生态修复分区与修正研究)[J].林业与生态科学,2022(04):437-445,465
A类:
生态系统服务状态
B类:
生态修复分区,唐山市,生态安全格局,点线面,同指,score,乡镇尺度,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景观连通性,生态源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型识别,生态廊道,各县区,四周,高中低,低值,恢复潜力,由北向南,先减,生态保育,生态优先,生态修复治理,复利,类型区,所在位置,划为
AB值:
0.2328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