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赣南稀土尾矿人工培育苔藓植物的可行性
文献摘要:
为探讨稀土尾矿区人工培育苔藓的可行性及其关键影响因素,选择赣南典型的稀土尾矿,通过室内苔藓培育实验,研究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对稀土尾矿区苔藓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快速培育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毛口藓(Trichostomum brachydontium)、卷叶毛口藓(Trichostomum involutum)、扭叶丛本藓(Anoectangium stracheyanum)、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 exile)等苔藓植物种在稀土尾矿植被恢复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2)土壤含水量和光照强度对稀土尾矿苔藓植物的覆盖度、植株密度及生物量的变化有显著影响.土壤水分含量是苔藓植物生长发育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接种后保持近地表土壤湿润是人工培育成功的关键;3)在稀土尾矿培育苔藓植物的最佳条件组合是地表土壤水分含量28%~30%+光照强度5 900 lx,苔藓覆盖度在培育50 d后超过60%,在70 d达到100%;低水分(5%~8%)条件下,各光照强度苔藓植物均无法正常生长发育.综上,苔藓植物可作为稀土尾矿矿区生态修复的物种.
文献关键词:
稀土尾矿;苔藓植物;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生物量
作者姓名:
沈发兴;郑太辉;段剑;胡瑞;喻荣岗
作者机构:
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土壤侵蚀与防治重点实验室,330029,南昌;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330045,南昌
引用格式:
[1]沈发兴;郑太辉;段剑;胡瑞;喻荣岗-.赣南稀土尾矿人工培育苔藓植物的可行性)[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2(04):136-144
A类:
Trichostomum,brachydontium,involutum,Anoectangium,stracheyanum,纤枝短月藓,Brachymenium,exile
B类:
赣南,稀土尾矿,人工培育,苔藓植物,关键影响因素,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快速培育,卷叶,叶丛,植物种,植被恢复,恢复过程,覆盖度,植株,生物量,土壤水分含量,植物生长发育,近地表,地表土,湿润,最佳条件,条件组合,lx,苔藓覆盖,低水分,矿区生态修复
AB值:
0.2026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