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现状
文献摘要:
一、信息化概论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针对工业化高度发展之后,社会生产力出现的新情况提出的.传播到西方后,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从70年代后期才开始.1997年,中国首届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国对"信息化"概念较为正式的界定,源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贾红霞;范丽娜
作者机构:
生态环境部信息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贾红霞;范丽娜-.中国生态环境信息化发展现状)[J].世界环境,2022(02):50-52
A类:
B类:
生态环境信息化,信息化发展,概论,概念起源,先是,日本学者,社会生产力,新情况,播到,信息社会,首届,信息化工作,家信,智能化工具,造福,历史过程,国家统一,统一规划,信息资源,国家现代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息交流,知识共享,经济增长质量,发展转型
AB值:
0.3745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