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降雨与作物种植方式对赤红壤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
文献摘要:
基于野外原位观测资料,以荒地为对照处理,探讨轮作和间作种植方式对赤红壤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结果 表明:2017年研究区侵蚀性降雨在年内分布较为分散,高强度侵蚀性降雨主要分布在1-6月.降雨历时、降雨量与坡面径流量、侵蚀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大30 min降雨强度仅显著影响一定处理下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不同降雨等级下,轮作坡耕地坡面侵蚀量和径流系数均显著高于荒地,而侵蚀量仅在> 20 ~ 40 mm降雨等级下显著高于间作坡耕地.轮作坡耕地处理下坡面年径流深及年侵蚀量均最大,荒地处理下最小.轮作坡耕地各月径流量分布与侵蚀性降雨量分布特征基本一致,但侵蚀量的变化与侵蚀性降雨分布存在较大不同.各月坡面径流量和侵蚀量均表现为轮作坡耕地>间作坡耕地>荒地.其余处理下坡面产流输沙变化与侵蚀性降雨的年内分布基本一致.轮作坡耕地坡面侵蚀主要源自1-6月的高强度降雨,其余处理下坡面侵蚀量随次降雨变化波动相对较小.
文献关键词:
种植方式;赤红壤;产流产沙;降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桂芳;王坚桦;谢福倩;梁志鑫;邱凡
作者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530004,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站,530023,南宁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桂芳;王坚桦;谢福倩;梁志鑫;邱凡-.降雨与作物种植方式对赤红壤坡面土壤侵蚀特征的影响)[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2(01):65-73
A类:
B类:
种植方式,赤红壤,红壤坡面,土壤侵蚀特征,原位观测,观测资料,荒地,轮作,间作种植,侵蚀性降雨,年内分布,降雨历时,降雨量,坡面径流,径流量,降雨强度,下坡,降雨等级,坡耕地,坡面侵蚀,径流系数,年径流,径流深,月径流,流量分布,特征基,余处,输沙,高强度降雨,降雨变化,产流产沙
AB值:
0.2509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