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拓展学术思维 推进学科发展——评《求索集:民俗与文化研究》
文献摘要:
民族文化标志着一个民族的存在与发展,而民族的发展根基则是民俗文化,它维系着全体民众的社会生活,凝聚着全民族的生活情感.在民俗文化的孕育下,不乏生发出各种创造性的学术思想和精英文化.陶思炎先生作为新时代民俗学研究的代表人物,面对媒介变革对学术观念和艺术审美的渗透与影响,勇于担当、深入探究,在当代民俗文史学术发展中开拓新的学术思维模式.2022年,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学科被评为"双一流"建设学科,陶思炎先生的学术成果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立与成长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亟须加强建设,民俗文化遗产需要抢救性保护,民俗艺术学理论研究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陶思炎先生的《求索集:民俗与文化研究》作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的一种,研究视角独特新颖,创见迭出,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意蕴、社会人文情怀和时代责任感.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1]
社会科学总论(C)
作者姓名:
万惠玲;胡飞
作者机构:
蚌埠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万惠玲;胡飞-.拓展学术思维 推进学科发展——评《求索集:民俗与文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09):后插1
A类:
民俗艺术学
B类:
学术思维,求索,文化研究,民俗文化,不乏,学术思想,精英文化,民俗学,代表人物,媒介变革,学术观,艺术审美,学术发展,思维模式,东南大学,学艺,艺术学理论,被评,评为,双一流,学术成果,突出贡献,抢救性保护,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创见,迭出,文化意蕴,社会人,人文情怀,时代责任
AB值:
0.35902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