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千河下游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
文献摘要:
为探讨千河下游土壤-小麦系统中重金属富集特征及土壤污染风险,采集千河下游土壤和小麦籽粒各28份,使用ICP-MS测定8种重金属(As、Cd、Cr、Cu、Mn、Ni、Pb和Zn)含量,采用污染负荷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分析,并运用GIS空间化和生物富集系数相结合的方法揭示研究区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之间富集关系.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顺序为Mn>Zn>Ni>Cr>Cu>As>Pb>Cd,As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的风险筛选值;小麦重金属平均含量顺序为:Zn>Mn>Cr>As>Cu>Ni>Pb>Cd,小麦籽粒中As超过了食物中重金属安全限值标准(GB 2762-2017);土壤重金属高值区集中于东南部区域、铁路干线和宝凤高速交叉区域.小麦中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显著,As高值区位于张家寨村和千河镇;重金属富集系数顺序为:Zn>Pb>Cd>As>Cr>Cu>Mn>Ni,Zn属于中度富集,Pb、Cd和As处于轻度富集;土壤重金属PLI污染负荷指数介于0.536~1.432之间,PLIzone为0.94,属于轻度污染.
文献关键词:
小麦;重金属;富集系数;风险评价;千河
作者姓名:
王国兰;王玥;李旭;耿雅妮
作者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721013
引用格式:
[1]王国兰;王玥;李旭;耿雅妮-.千河下游土壤-小麦系统重金属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04):80-86
A类:
PLIzone
B类:
千河,河下,重金属富集,富集特征,土壤污染,污染风险,小麦籽粒,ICP,Cd,Mn,Pb,污染负荷指数,指数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化,生物富集系数,重金属含量,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风险筛选值,金属安全,安全限值,限值标准,东南部,铁路干线,速交,空间分布差异,张家寨
AB值:
0.2359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