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先形后神"还是"以神赋形"?——新中国成立初期国画家对"以形写神"的两种理解方式
文献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画界对于传统国画"以形写神"的特征,主要有两种认识方式:一种是"由形入神""先形后神"的理解与阐释方式,认为国画必须首先注重"写形",然后才能谈到"写神"的问题,不重"形"的国画,"神"也将无所依附.持此类观点的国画家,由于重视写实和造型,因此更易于借鉴西方素描思维来对中国画进行改造;另一种是"以神赋形"的理解与阐释方式,强调由内而外地理解"以形写神",认为国画的"神似"可以概括"形似".持此类观点的国画家,更重视传统笔墨在"以形写神"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这两类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方式,分别衍生出了不同的国画创新和改造方式.
文献关键词:
"以形写神";中国画;笔墨;素描
作者姓名:
孙超;陈宁
作者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山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超;陈宁-."先形后神"还是"以神赋形"?——新中国成立初期国画家对"以形写神"的两种理解方式)[J].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05):184-192
A类:
素描思维
B类:
赋形,新中国成立初期,国画家,以形写神,画界,入神,谈到,不重,无所,依附,写实,借鉴西方,中国画,由内而外,外地,神似,形似,笔墨,改造方式
AB值:
0.3119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