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站点资料的中小起伏山地近地气温推算研究
文献摘要:
文中于大巴山区中小起伏山地的典型区域,利用代表性气温观测站与实测海拔资料,计算气温直减率与地形因子温度效应项,比较不同海拔基础气象站得到的研究区域近地气温推算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域不同季节气温随海拔高度上升均表现出良好的线性递减关系,海拔4~10hm范围内,不同季节气温直减率随高度变化趋势有所差异,海拔10hm以上,各季节气温直减率变化趋势趋于一致.局地冷湖效应对气温以及气温直减率随海拔变化有明显影响.地形因子温度效应项表现出与地形走向的相关性,以冷效应为主,局地冷效应超过-3.0℃,热效应可达1.4℃;同一位置不同季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夏秋季冷效应略强,春冬季冷效应略弱.对比不同海拔高度基础站点对研究区域验证站点气温模拟效果,2~12hm海拔范围内,接近研究区域平均海拔位置基础站的气温推算效果最好,平均绝对误差最小达到0.8℃,推算准确率最高可达74.0%.12~21hm海拔范围内,基于实测气温直减率的气温推算对局地冷湖效应的影响有较好的修正效果,平均绝对误差最小为1.1℃,推算准确率最高为57.4%.
文献关键词:
近地气温;中小起伏山地;气温直减率;地形因子温度效应;气温推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武强;张德军;郭安红;罗孳孳;阳园燕;张悦;韩旭
作者机构:
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401147;重庆市农业气象与卫星遥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1147;重庆市江津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重庆402260;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武强;张德军;郭安红;罗孳孳;阳园燕;张悦;韩旭-.基于站点资料的中小起伏山地近地气温推算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10):142-150
A类:
中小起伏山地,近地气温,地形因子温度效应,10hm,12hm,21hm
B类:
气温推算,大巴山区,典型区域,观测站,测海,气温直减率,不同海拔,气象站,算效,不同季节,节气,海拔高度,线性递减,各季,局地,冷湖,海拔变化,冷效应,热效应,夏秋季,应略,区域平均,平均海拔,平均绝对误差,对局
AB值:
0.181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