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河西走廊西部沙尘暴时空差异及其动力分析
文献摘要:
利用1961-2021年河西走廊西部7个气象站的逐日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沙尘暴的多尺度时空变化特征,总结了不同类型沙尘暴的典型环流形势和特征.结果表明:1)近61年河西走廊西部不同强度的沙尘暴频次差异较大,有四分之一的沙尘暴能达到强沙尘暴的标准.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空间分布非常相似,高值中心均位于金塔县,低值中心位于马鬃山.2)单站沙尘暴与强沙尘暴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下降趋势极为显著,1986年以前和1979年以前分别为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的高发期.沙尘暴主要发生在1960-1980S,强沙尘暴主要发生在1960-1970S,之后迅速减少.3)不同强度的沙尘暴天气一年四季都可发生,4月最多,3月次之,9月最少.季节特征明显:春季最多且强,秋季最少,但冬夏发生频率明显不同,沙尘暴夏季高于冬季,而强沙尘暴则与之相反.沙尘暴的易发时段和持续时间分别集中在12:00-22:00、0-6h,发生概率分别高达76%、93%.4)河西走廊西部典型的沙尘暴天气主要有偏西风和偏东风两种类型,其各自的环流形势、动力特征和影响区域明显不同.
文献关键词:
沙尘暴;河西走廊西部;气候特征;典型环流
作者姓名:
李红英;李岩瑛;王云鹏;于亚楠;马幸蔚;刘香萍
作者机构:
酒泉市气象局,酒泉735000;武威市气象局,武威733000;敦煌市气象局,敦煌736200
引用格式:
[1]李红英;李岩瑛;王云鹏;于亚楠;马幸蔚;刘香萍-.河西走廊西部沙尘暴时空差异及其动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10):104-112
A类:
河西走廊西部,1980S,1970S
B类:
时空差异,动力分析,气象站,逐日,观测资料,统计学方法,多尺度时空,时空变化特征,典型环流,环流形势,不同强度,四分之一,强沙尘暴,金塔县,低值,马鬃山,单站,年变化,高发期,一年四季,季节特征,冬夏,发生频率,易发时段,别集,6h,发生概率,偏西风,偏东风,动力特征,影响区,气候特征
AB值:
0.20404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