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吉林省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演变及其成因类型划分研究
文献摘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乡村主导产业退化、粮食生产功能弱化等乡村发展问题,而对于乡村地域系统农业结构改善与经济、社会保障、生态等功能提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吉林省为例,选择县域为单元,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维度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和脆弱性综合评价模型,分析2005—2019年吉林省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利用主导因素法分析不同县域乡村脆弱性主导要素.结果表明,吉林省乡村地域敏感性呈波动上升趋势,暴露度和适应能力呈下降趋势,综合作用结果导致吉林省乡村地域系统整体脆弱性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吉林省乡村地域系统脆弱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表现为"中西部低,两边高"的空间格局.根据乡村地域系统脆弱程度的主导因素,将研究区划分为7种成因类型,极度和重度脆弱程度的14个县,主要以敏感性—适应能力为主导因素类型;中度脆弱程度的23个县,主要以适应能力为主导因素类型;轻度和轻微脆弱程度的23个县,主要以适应能力和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为主导因素类型.因此,提出应从强化水土保持、加强地质灾害治理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加强政府支持引导等方面开展差异化调控措施,全面提升吉林省不同县域乡村地域系统抗风险能力.
文献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成因类型;吉林省
作者姓名:
周雪岩;李红;尹婧博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61
引用格式:
[1]周雪岩;李红;尹婧博-.吉林省乡村地域系统脆弱性演变及其成因类型划分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2(04):679-690
A类:
B类:
吉林省,乡村地域系统,系统脆弱性,成因类型,类型划分,主导产业,粮食生产,生产功能,功能弱化,乡村发展,农业结构,结构改善,功能提升,国家粮食安全,区域可持续发展,暴露度,维度构建,脆弱性评价,因子分析法,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主导因素,因素法,同县,县域乡村,系统整体,空间聚集性,两边,空间格局,极度,水土保持,地质灾害治理,治理力度,中低产田,政府支持,调控措施,抗风险能力,时空演变
AB值:
0.23598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