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为何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的构建比东南亚更难?
——一种基于集体记忆的解释
文献摘要:
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东南亚、东北亚两个地区的经济合作几乎同时起步.不过,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东南亚合作机制的建设已取得了签署RCEP的重大标志性成果,但东北亚却依然步履蹒跚.国际合作的社会心理学逻辑指出,集体身份的确立是合作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而集体身份的主要来源之一则是集体记忆.所以,集体记忆是影响合作成败的重要变数.东北亚合作之所以比东南亚合作更加困难,其关键原因在于相较于深受"亚洲"意识感召的东南亚集体记忆,作为东北亚核心国家的中日韩三国的集体记忆充斥着争议和伤痛,这种集体记忆对该区域的合作造成了巨大障碍.因此,若要早日建成中日韩FTA、促进东北亚一体化的进程,中日韩三国需要积极推动历史和解,构建一种包容、和谐的"东北亚记忆",为区域合作的发展灌注正能量.
文献关键词:
东南亚合作;东北亚合作;集体记忆;集体身份;区域记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弛
作者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政府管理学院 上海 2017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弛-.为何东北亚经济合作机制的构建比东南亚更难?
——一种基于集体记忆的解释)[J].东北亚论坛,2022(02):97-111
A类:
东北亚合作,区域记忆
B类:
东北亚经济合作,合作机制,集体记忆,八九十年,九十年代,东南亚合作,签署,RCEP,标志性成果,步履蹒跚,社会心理学,集体身份,一则,成败,变数,感召,中日韩,韩三国,充斥,伤痛,若要,早日,FTA,历史和解,区域合作,正能量
AB值:
0.2392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