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汉江流域产水量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文献摘要:
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屏障区,研究其生态系统产水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对实现汉江流域高质量持续调水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多源异构数据以及气象、土壤等资料作为输入,采用InVEST模型产水模块和情景分析法估算和阐明了2001~2019年汉江流域产水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降水和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产水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1)2001~2019年,汉江流域产水量先增加后减少,不同时期流域产水深度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呈中北部低、西南部及东南部高的空间分异特征;全流域产水深度以增加为主,增加区域集中于丹江口以上流域,减少区域主要在唐白河流域.(2)子流域尺度上,丹江口以上流域对全流域产水量的贡献最高,是汉江流域主要产水区,唐白河流域的贡献最低.(3)城镇与建成区、裸地和草地平均产水深度最大;稀疏森林、农田和郁闭森林是流域产水的主要贡献地类,三者提供了汉江流域产水总量的90%;平原区产水深度最高,较低中山区产水深度最低.(4)2001~2019年,降水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94%和6%,表明降水变化对产水量的影响更显著,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汉江流域科学合理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关键词:
InVEST模型;产水量;土地利用变化;汉江流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砚霞;于兴修;廖雯;刘璇璇
作者机构:
湖北大学区域开发与环境响应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62;湖北省农业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砚霞;于兴修;廖雯;刘璇璇-.汉江流域产水量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01):73-82
A类:
B类:
汉江流域,流域产水量,时空格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生态屏障区,产水服务,调水,护具,Google,Earth,Engine,多源异构数据,InVEST,情景分析法,时空变化特征,土地利用变化,水深,深度空间,空间格局,中北部,西南部,东南部,空间分异特征,全流域,加为,加区,于丹,丹江口,上流,唐白河流域,子流域,流域尺度,水区,建成区,裸地,草地,地平,郁闭,地类,平原区,区产,降水变化,水量变化,进退,退耕还林,水源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AB值:
0.2600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