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陕北黄土高原水蚀沟谷多维度侵蚀特征量化研究
文献摘要:
沟谷地是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特征变化最明显的区域,其发育对整个黄土高原地貌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性作用.论文基于5 m分辨率的DEM数据,在陕北黄土高原遴选包含15种地貌类型的42个样区,以沟谷密度、水平逼近度与切割深度作为纵向、横向与垂向3个维度的代表因子,分析了沟谷的多维发育进程、特征、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陕北黄土高原南北方向上沟谷发育呈现由溯源侵蚀主导转向横向溯源侵蚀主导、溯源下切侵蚀主导到横向溯源侵蚀主导,54.8%的样区各维度对整体发育进程的影响程度相近,且86.4%处于陕北黄土高原中部地区,即中部地区多维度发育均衡,南北两端以溯源侵蚀与横向侵蚀为主.结合面积—高程积分分析发现沟谷发育可划分为3个阶段:发育初期以溯源侵蚀为主,带动下切侵蚀伴有横向侵蚀;发育中期以溯源侵蚀为主,伴有持续性横向侵蚀与较强下切侵蚀;发育晚期以横向侵蚀为主,伴有一定程度的溯源侵蚀与轻微下切侵蚀.黄土厚度对沟谷系统垂向下切侵蚀的影响最大(Cv=0.164),土地利用类型对沟谷系统横向侵蚀的影响较大(Cv=0.0681),林地对于维护各个维度的抗侵蚀能力最强,生长茂密的草地和灌木林及作物次之,生长稀疏的牧草和作物较差.
文献关键词:
数字地形分析;沟谷发育;多维度侵蚀特征;土壤侵蚀;黄土高原
作者姓名:
刘畅;周毅;雷雪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海图信息中心,天津3004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畅;周毅;雷雪-.陕北黄土高原水蚀沟谷多维度侵蚀特征量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22(04):707-717
A类:
多维度侵蚀特征
B类:
陕北黄土高原,原水,水蚀,特征量,量化研究,谷地,黄土高原地貌,地貌形态,特征变化,地貌发育,控制性,DEM,种地,地貌类型,逼近度,切割深度,发育进程,空间分异,南北方,沟谷发育,溯源侵蚀,下切侵蚀,中部地区,结合面,积分分析,Cv,土地利用类型,林地,抗侵蚀能力,茂密,草地,灌木林,牧草,数字地形分析,土壤侵蚀
AB值:
0.2526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