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贵州马鞍山遗址1986年出土石制品初步研究
文献摘要:
马鞍山遗址1986年发掘区的地层分为9层,根据沉积间断可划归为上下两大文化层.上文化层包含第2至第6层,堆积年代约为15kaBP-36kaBP;下文化层包含第7至第8层,堆积年代约为53 kaBP.共发掘出土石制品1292件.遗址上下文化层在主体原料、石制品大小、石核剥片技术和石器修理技术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仍属同一文化系统.下文化层以硅质灰岩砾石为主要原料,石制品以小型和中型为主,采用锤击法剥片,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上文化层则以燧石结核、岩块为主要原料,石制品以微型和小型为主,主要采用锤击法,存在少量垂直砸击法和锐棱砸击法制品;石器毛坯以断块为主,修理主要采用硬锤锤击修理,可能存在压制修理技术.该遗址对于探讨晚更新世晚期贵州古人类的石制品技术特点及其在云贵高原的多样化适应方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关键词:
马鞍山遗址;贵州;晚更新世晚期;石制品
作者姓名:
胡晓纯;高星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北京100044;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晓纯;高星-.贵州马鞍山遗址1986年出土石制品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22(05):788-803
A类:
马鞍山遗址,15kaBP,36kaBP
B类:
出土,土石,石制品,沉积间断,划归,大文化,文化层,积年,发掘出,上下文,石核,剥片技术,石器,修理技术,一文,文化系统,硅质,灰岩,砾石,锤击法,石片,毛坯,燧石,压制,晚更新世晚期,古人类,云贵高原
AB值:
0.247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