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农业人群与林西井沟子游牧人群股骨中部的生物力学对比
文献摘要:
肢骨的形态结构可以反映人类进化、古代人群的生存适应性活动和生存环境等重要信息.基于"骨骼功能适应"和"杠杆原理",有学者对不同生计方式的古代人群下肢股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国内外尚未有关于农业人群和游牧人群股骨之间差异性研究的报道.本文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人群,即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戍边农业人群和内蒙古林西井沟子游牧人群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股骨骨干中部横断面生物力学分析发现,农业人群股骨粗壮度与游牧人群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平均粗壮度较大,后者女性组下肢骨的活动强度明显较小,这可能与游牧人群经常从事骑马活动而下肢骨活动强度相对较少有关.农业人群股骨指数的变异范围均大于游牧人群,这可能与前者男性的士兵身份有关;同时,也提示土城子男性组股骨所反映的行为活动信息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纯农业人群下肢骨行为模式,而是一种农业和士兵行为的混合模式.在性别分工上,井沟子组的男女性均从事骑马活动,两侧股骨受力较为一致,在两侧不对称性程度和骨干横断面形状上的男女差异不大;男性股骨的粗壮度要明显大于女性,这与井沟子组男性还从事一定的狩猎行为有关.与游牧人群女性较为纤细的股骨不同,土城子组女性作为典型的农业人群代表,其下肢骨整体的活动强度较大,几乎与同组的男性和井沟子组男性相当,组内的性别差异相对较小;骨干横断面形状的显著性差异说明,土城子组内部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活动方式存在明显的性别分工.本文研究结果说明农业人群女性的下肢骨活动强度较大,在行为活动方式上,戍边农业人群具有更为明显的性别分工.
文献关键词:
农业人群;游牧人群;股骨骨干;生物力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魏偏偏;张全超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上海200438;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上海200438;Centr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Deep Human Journey Faculty of Science,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Johannesburg,South Africa;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长春13001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魏偏偏;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土城子农业人群与林西井沟子游牧人群股骨中部的生物力学对比)[J].人类学学报,2022(02):238-247
A类:
股骨骨干
B类:
和林格尔,农业人群,西井,沟子,子游,游牧人群,形态结构,人类进化,古代人,生存适应,生存环境,重要信息,功能适应,杠杆原理,生计方式,差异性研究,戍边,内蒙古林西,横断面,面生,生物力学分析,粗壮度,下肢骨,群经,骑马,的士,士兵,行为模式,混合模式,性别分工,男女性,不对称性,断面形状,狩猎,纤细,土城子组,性别差异,异相,异说,活动方式
AB值:
0.1910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