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孔隙类型对页岩气赋存状态的影响——以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
文献摘要:
本文选取四川盆地南部长宁地区两口页岩气井,利用不同流体充注下的核磁共振、场发射扫描电镜、有机地化、X-衍射、现场解析等实验测试,研究富有机质页岩中有机孔和无机孔的微观特征及其发育程度,重点探讨不同孔隙类型对吸附气、游离气赋存的影响,认为研究区内过成熟时期页岩中有机孔孔隙度增加不利于吸附气的赋存,游离气在有机孔中的储集受多种因素制约;而吸附气在无机孔中的赋存主要受黏土矿物影响,游离气含量随无机孔孔隙度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中有机孔孔隙度为0.55%~3.32%,平均为1.66%,无机孔孔隙度为1.12%~3.27%,平均为2.39%;游离气含量(平均为1.57 m3/t)高于吸附气含量(平均为0.94 m3/t);过成熟时期页岩有机孔孔隙度增加以孔径增大为主导,随着有机孔孔隙度从0.55%增加至3.32%,有机孔中吸附气含量则从1.25 m3/t降至0.58 m3/t;同时,在有机孔储集条件更优异的井中,游离气含量与有机孔孔隙度相关性较差(R2=0.032),游离气在有机孔中的储集受到多个因素共同控制;黏土矿物多样化的结构丰富了页岩的比表面、影响无机孔孔隙度、控制页岩气在无机孔中的赋存,使得吸附气含量随着无机孔孔隙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类型丰富、分布全面的无机孔也是游离气的主要储集空间,游离气含量与无机孔孔隙度正相关.
文献关键词:
长宁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孔隙类型;吸附气;游离气;赋存状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钦;苏思远;李昂;赵振铎;邢健;李雪松;井翠;张家浩;梁超;孙越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61;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00;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610051;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114;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河北任丘 06255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钦;苏思远;李昂;赵振铎;邢健;李雪松;井翠;张家浩;梁超;孙越-.孔隙类型对页岩气赋存状态的影响——以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2(04):704-717
A类:
有机孔孔隙度
B类:
孔隙类型,赋存状态,川南,长宁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四川盆地南部,部长,两口,页岩气井,充注,场发射扫描电镜,实验测试,富有机质页岩,微观特征,发育程度,游离气,成熟时期,黏土矿物,页岩储层,吸附气含量,储集条件,共同控制,比表面,储集空间
AB值:
0.1551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