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河泥沙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机理与关键技术
文献摘要:
以黄河泥沙对黄河流域煤矿开采造成的采煤塌陷地修复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和分析了黄河泥沙在黄河流域矿山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泥沙具有无毒无害、营养成分低的特性,黄河中下游沉积泥沙砂粒占比大部分高于60%,悬移质泥沙黏粉粒含量大部分高于35%,前者适宜作为充填材料对植物生长介质起支撑和辅助作用,后者可作为粗化土壤的质地改良材料.利用黄河泥沙与心土质地特性逆向的特性,研究了表土和夹层等关键层的构造方法,提出了黄河泥沙充填复垦的4大关键技术,即取沙、输沙、固结排水和土壤重构,并得到了黄河泥沙充填采煤沉陷地的一般工艺流程,以及无夹层一次充填和夹层式多次充填的技术工艺.黄河泥沙悬移质作为土壤改良材料时,需要采用漫灌的方式对特定时机、特定位置的泥沙进行施用,沉积泥沙作为改良材料时,表土、心土、泥沙的混配比例在1∶1∶0.86~1∶1∶2之间能够使农作物产量达到最大.
文献关键词:
黄河流域;黄河泥沙;采煤沉陷;充填复垦;土壤改良;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振琪;李勇;陈洋
作者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北京 100083;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振琪;李勇;陈洋-.黄河泥沙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机理与关键技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22(01):1-15
A类:
B类:
黄河泥沙,黄河流域,煤矿开采,采煤塌陷地,修复方法,探讨和分析,矿山生态修复,无毒,无害,营养成分,黄河中下游,砂粒,悬移质泥沙,粉粒,充填材料,对植,植物生长,辅助作用,粗化,心土,土质,质地特性,表土,夹层,关键层,构造方法,充填复垦,输沙,固结排水,土壤重构,采煤沉陷,技术工艺,土壤改良材料,漫灌,特定位置,施用,混配,农作物产量
AB值:
0.2775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