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的时空变化与膜阻隔效果
文献摘要:
为探究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的源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采样分析了东部沿海某填埋场不同暴露状态填埋区域冬夏两季的昼夜间气体样品.定量检测到的各种恶臭物质合计浓度最高可达60 000μg·m-3,夏季检出的恶臭物质种类多于冬季,且各采样点平均浓度高于冬季30~300倍,其中,硫系物高于冬季4.7~136.7倍.含氧化合物是物质浓度最高的恶臭组分,各采样点硫系物合计浓度不足恶臭物质合计浓度的10%,但换算的理论恶臭浓度贡献率超过理论恶臭合计浓度的90%,甲硫醇和丙硫醇等硫系物是填埋场恶臭污染的关键物质.填埋单元覆膜后堆体表层恶臭物质浓度和理论恶臭浓度随时间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说明覆膜具有一定的恶臭阻隔效果,但填埋单元仍有较大的恶臭释放潜力.相似度分析显示,作业后临时覆盖和未抽气区盖膜单元内累积的恶臭气体可以通过膜搭接缝隙和膜破裂位置等处释放至环境,导致填埋场周边夜间恶臭污染高于白天.
文献关键词:
恶臭污染;填埋场;硫系物;垃圾;异味
作者姓名:
何品晶;李健晨;吕凡;章骅;邵立明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上海 20009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品晶;李健晨;吕凡;章骅;邵立明-.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的时空变化与膜阻隔效果)[J].环境科学,2022(09):4506-4512
A类:
硫系物
B类:
生活垃圾填埋场,恶臭污染,阻隔,时空变化规律,采样分析,东部沿海,填埋区,冬夏,两季,昼夜,气体样品,定量检测,恶臭物质,采样点,平均浓度,含氧化合物,物质浓度,换算,甲硫醇,醇和,填埋单元,覆膜,堆体,相似度分析,抽气,膜单元,恶臭气体,搭接,接缝,缝隙,白天,异味
AB值:
0.2540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