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四川盆地震旦系气藏TSR证据及控制因素
文献摘要:
综合分析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高—磨)地区震旦系天然气、储层沥青、流体包裹体组分、硫化物分布及硫同位素特征等,认为高—磨地区震旦系曾发生过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但TSR强度整体较弱,且主要受走滑断裂相关的热液流体活动控制.主要证据如下:①高—磨地区及四川盆地周缘震旦系储层中多处发育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重晶石等硫化物及硫酸盐矿物,硫同位素富重硫特征明显,δ34S值普遍大于12‰,反映研究区内硫化物硫源为海水中硫酸盐,且与TSR有关;②高—磨地区震旦系储层固体沥青S/C值范围为0.031~0.059,具有TSR沥青典型特征;③部分流体包裹体中H2S含量较高,含单体硫、沥青、方解石子晶的流体包裹体是发生TSR的直接证据;④震旦系气藏中H2S含量为0.24%~6.8%,平均值为1.22%,为微—高硫化氢气藏,地层中缺乏膏盐岩沉积,且地层水中未见SO42-,与全球发生TSR的高含硫气藏截然不同,说明川中震旦系TSR强度整体较弱;⑤高—磨地区震旦系发现硫化物的井位主要分布在北西、北西西向走滑断裂附近,分布受断裂控制明显,TSR的硫源可能为断层沟通的深部热液流体,TSR主要发育于断层附近,为断控型TSR.四川盆地震旦系储层中烃类发生TSR,产生的H2S促使了铅锌矿等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即烃类的聚集、裂解与热液流体活动、TSR及MVT型铅锌矿的形成是紧密相连的,是开展深层有机—无机相互作用研究的理想地区.
文献关键词:
TSR;铅锌矿;沥青;H2S;流体包裹体;热液流体;震旦系;四川盆地
作者姓名:
刘强;鲁雪松;范俊佳;柳少波;马行陟;戴博凯;桂丽黎;陈玮岩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与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强;鲁雪松;范俊佳;柳少波;马行陟;戴博凯;桂丽黎;陈玮岩-.四川盆地震旦系气藏TSR证据及控制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06):929-943
A类:
B类:
四川盆地,震旦系,TSR,控制因素,石梯,储层沥青,流体包裹体,硫化物分布,硫同位素,同位素特征,过硫酸盐,硫酸盐热化学还原,还原反应,走滑断裂,热液流体,活动控制,周缘,多处,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重晶石,盐矿,34S,固体沥青,典型特征,H2S,方解石,石子,高硫,硫化氢,氢气,膏盐岩,地层水,SO42,高含硫气藏,截然不同,川中,井位,北西西,西向,深部,烃类,铅锌矿,硫化物矿床,MVT,相互作用研究
AB值:
0.26710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