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滨岸闭塞环境中有机质富集模式——以川西南峨边葛村剖面筇竹寺组为例
文献摘要:
上扬子地区筇竹寺组是我国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层位之一.目前对于筇竹寺组细粒沉积岩的有机质富集研究集中于绵阳—长宁拉张槽内的深水陆棚中,对川西南地区滨岸浅水环境中有机质富集的研究较少.以峨边葛村剖面为例,通过开展剖面及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工作,恢复研究区的沉积古环境并探讨了有机质富集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峨边地区筇竹寺组发育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质富集是古气候、古生产力及水体氧还原性质协调作用的结果.导致滨岸环境有机质富集的根本原因是滞留的水体及古水深的变化,筇竹寺组沉积晚期温暖的气候和古水深的增加促使生物繁盛,古生产力提高.古水深的变化先后导致水体分层和滞留水体的形成,使沉积水体还原性进一步提高.研究认为川西南地区筇竹寺组沉积晚期古水深变化的过程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滨岸闭塞环境的富有机质泥页岩段发育于水体深度波动变化时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滨岸环境下的有机质富集模式.
文献关键词:
峨边葛村剖面;筇竹寺组;滨岸闭塞环境;有机质富集;古水深;沉积古环境
作者姓名:
李依林;伏美燕;邓虎成;刘四兵;胥旺;吴冬
作者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依林;伏美燕;邓虎成;刘四兵;胥旺;吴冬-.滨岸闭塞环境中有机质富集模式——以川西南峨边葛村剖面筇竹寺组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04):588-604
A类:
滨岸闭塞环境,峨边葛村剖面
B类:
有机质富集,富集模式,筇竹寺组,上扬子地区,国四,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层位,细粒沉积岩,绵阳,长宁,拉张,槽内,深水陆棚,川西南地区,浅水,薄片,衍射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化学分析,沉积古环境,主控因素,富有机质泥页岩,古气候,古生产力,氧还原,还原性,协调作用,古水深,繁盛,滞留水,沉积水,波动变化
AB值:
0.2139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