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前处理方法中铝源对ZSM-35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文献摘要:
以硅溶胶作为硅源、铝溶胶作为铝源、吡啶作为结构导向剂合成ZSM-35分子筛,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荧光光谱(XRF)、N2等温吸附-脱附(BET)、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的合成方法(铝源前处理方法、硅源前处理方法及常规水热合成法)和不同铝源(硫酸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和铝溶胶)对ZSM-35分子筛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水热合成法,采用前处理方法所制备ZSM-35分子筛的相对结晶度均达到110% 以上,固体收率在80% 左右,且固相产物具有较高的实际硅/铝摩尔比(简称硅/铝比);铝源前处理法在4种不同铝源上的作用结果差异较大,以铝溶胶为铝源所制备的样品具有高结晶度(157%)、高固体收率(80%)、片层结构均匀(3~5μm)、硅/铝比适中、孔径和比表面积小、酸性适宜等优点;铝溶胶是ZSM-35分子筛合成的最佳铝源.
文献关键词:
ZSM-35分子筛;铝源;硅源;聚合形态;前处理方法;结晶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任俊杰;黄星亮;王志东;吴晓彤;陈延达;曹磊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北京 1022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俊杰;黄星亮;王志东;吴晓彤;陈延达;曹磊-.前处理方法中铝源对ZSM-35分子筛合成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22(04):790-799
A类:
B类:
前处理方法,铝源,ZSM,分子筛合成,硅溶胶,硅源,铝溶胶,吡啶,结构导向剂,荧光光谱,XRF,N2,等温吸附,脱附,BET,氨气,程序升温,NH3,TP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合成方法,水热合成法,硫酸铝,氢氧化铝,偏铝酸钠,物理性能,相对结晶度,固相产物,摩尔比,高结晶,片层结构,适中,比表面积,聚合形态
AB值:
0.2893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