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串联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未破裂串联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用FD治疗的19例颅内未破裂串联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9例患者中,3例为双侧串联,16例为单侧串联,共计47个未破裂动脉瘤。所有动脉瘤均应用FD治疗。术后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术后6个月以上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根据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的闭塞情况。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随访时动脉瘤OKM分级D级闭塞的相关因素。结果:47个动脉瘤共置入22枚FD(Pipeline 14枚,Tubridge 8枚),均顺利到位并释放;其中3个辅助填入弹簧圈。术后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经对症治疗后改善。19例患者临床随访的中位时间为29个月(11~41个月)。至末次随访,mRS均为0分。17例患者(40个动脉瘤)接受DSA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3~19个月);其中OKM分级A级3个(7.5%),B级3个(7.5%),C级2个(5.0%),D级32个(8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动脉瘤瘤颈宽度、最大径、体颈比、动脉瘤位于载瘤动脉腹侧或背侧、是否联合弹簧圈栓塞、血流导向装置类型均非影响动脉瘤达到OKM分级D级闭塞的因素(均 P>0.05)。 结论:应用FD治疗颅内未破裂串联动脉瘤的闭塞率较高,并发症较少,较为安全、有效。
文献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操作;治疗结果;串联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
作者姓名:
徐善才;孙博文;吴培;孟钰骁;王春雷;季智勇;徐超;吴桥伟;史怀璋
作者机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 150001
引用格式:
[1]徐善才;孙博文;吴培;孟钰骁;王春雷;季智勇;徐超;吴桥伟;史怀璋-.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未破裂串联动脉瘤的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2(08):800-804
A类:
串联动脉瘤,Tubridge
B类: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疗效分析,FD,哈尔滨,神经外科,未破裂动脉瘤,Rankin,mRS,评估预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闭塞,logistic,分析探究,探究影响,置入,Pipeline,填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症治疗,临床随访,中位时间,随访时间,腹侧,背侧,合弹,弹簧圈栓塞,响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操作,治疗结果
AB值:
0.2211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