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生计恢复力的脱贫干预效果评估及其影响因素——以陇南山区为例
文献摘要:
随着全面脱贫目标的实现,中国已进入一个以次生贫困与相对贫困为主的新阶段.科学评估脱贫干预政策措施效果并揭示其关键影响因素,可为探索符合新时期农村贫困特征的减贫政策提供借鉴.文章以陇南山区为例,构建农户生计恢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脱贫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脱贫干预对陇南山区农户的生计恢复力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脱贫农户的生计恢复力较对照组增加了4.27%.其中,不同地貌类型区农户的脱贫干预效果存在差异,川坝河谷区农户的脱贫干预效果高于高山区和半山区农户;早期脱贫农户的脱贫干预作用效果要优于近、中期脱贫户.②脱贫干预方式的多样化程度与干预效果呈正相关,但随着干预措施多样化程度的增加,其增长幅度有所减缓.③农户的市场关注度、未来生活期望、克服困难的信心、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扶贫政策了解程度以及政策干预多样化、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生态补偿扶贫强度均对脱贫干预效果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脱贫干预措施的建议.
文献关键词:
脱贫干预效果;生计恢复力;农户;倾向得分匹配法;产业扶贫;生态补偿;陇南山区
作者姓名:
赵雪雁;任娟
作者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甘肃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雪雁;任娟-.基于生计恢复力的脱贫干预效果评估及其影响因素——以陇南山区为例)[J].经济地理,2022(11):151-162
A类:
脱贫干预效果
B类:
生计恢复力,效果评估,陇南山区,全面脱贫,以次,相对贫困,科学评估,干预政策,政策措施,措施效果,关键影响因素,农村贫困,贫困特征,减贫政策,农户生计,倾向得分匹配法,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正向作用,脱贫农户,不同地貌,地貌类型,类型区,河谷,谷区,高山区,半山区,干预作用,脱贫户,干预方式,增长幅度,市场关注,未来生活,生活期望,克服困难,技能培训,扶贫政策,政策干预,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生态补偿
AB值:
0.2946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