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资本市场开放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国内金融市场与机制转换的双重逻辑
文献摘要:
基于国内金融市场和作用机制转换的双重视角,文章选取1999~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考察资本市场开放水平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制约因素.研究结果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成熟的银行系统,大规模、高流动性和低集中度的股票市场环境,完善的要素市场、法治环境及新会计准则,更有利于释放资本市场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沪港通"为代表的新一轮高水平开放还能进一步激发股价信号、风险配置和公司治理机制.文章验证渐进式的资本市场开放路径是适应中国金融市场环境的理性选择,也为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本市场开放以及提升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政策启示.
文献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市场环境;制度环境;股价信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胜刚;戴鹏毅;袁礼;马芳琳
作者机构: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胜刚;戴鹏毅;袁礼;马芳琳-.资本市场开放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国内金融市场与机制转换的双重逻辑)[J].世界经济研究,2022(12):88-100,132
A类:
股价信号
B类:
资本市场开放,机制转换,双重逻辑,双重视角,放水,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银行系统,高流动性,集中度,股票市场,要素市场,法治环境,新会计准则,放对,提升作用,机制检验,企业融资约束,沪港通,高水平开放,公司治理机制,渐进式,开放路径,中国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环境,理性选择,更高水平,金融服务,政策启示,制度环境
AB值:
0.23290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