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想象"文彭":篆刻史中伪作的产生、鉴赏和知识生产
文献摘要:
文彭是明中叶推动文人篆刻发展的重要人物,但由于作者难定、作品罕传、文献缺载、作品难辨等原因,使其没有可靠的篆刻作品存世,相关知识亦逐渐消失,这让作伪者有了生存空间和创造空间.晚明以降,托名的印谱、印章建构出全新的文彭艺术形象,其风格、样式与吴门文人用印迥异,却囊括后世多种篆刻派别,其中以何震印风与清代徽宗印风为主,反映出作伪者依据当下的潮流和知识生发的艺术想象.文彭款印章吸引了从帝王到地方乡绅的广大受众,迎合了不同阶层和群体的鉴藏趣味,并且进入拓印、题咏、出版、酬赠等文化活动,衍生出有关"文彭"的新知识.伪作在收藏者加持下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诸如乾隆帝喜爱内容风雅的组印、晚清乡绅追捧《阴骘文》印谱,但这也造成了知识的混乱,左右着文彭在接受史上的命运.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春旭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春旭-.想象"文彭":篆刻史中伪作的产生、鉴赏和知识生产)[J].文艺研究,2022(10):134-147
A类:
B类:
伪作,鉴赏,知识生产,明中叶,文人篆刻,难辨,刻作,存世,作伪者,生存空间,晚明,托名,印谱,印章,艺术形象,样式,吴门,用印,迥异,囊括,后世,派别,何震,徽宗,艺术想象,帝王,乡绅,迎合,鉴藏,拓印,题咏,文化活动,新知识,收藏者,加持,乾隆帝,风雅,晚清,清乡,追捧,阴骘,接受史
AB值:
0.5839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