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中国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毒性测试生物
文献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海洋生态毒理学萌芽发展,基于生态毒理学的剂量-反应原理开始利用海洋生物开展污染物毒性测试,以评估污染物对于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21世纪以来,应用于毒性测试的海洋生物物种变得更为广泛且多样,常用的海洋生物包括海洋藻类、原生动物、轮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头索动物和海洋鱼类等.这些受试生物已用在多种海洋污染物的毒理学研究上,为海洋污染物的生态风险评估及海水水质基准的制定提供科学基础.浅述近年来中国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毒性测试生物的应用情况,特别对其中常用的6种(类)海洋模式生物,包括中肋骨条藻、扇形游仆虫、牡蛎(多种)、海胆(多种)、日本虎斑猛水蚤和海洋青鳉鱼在毒性测试上的应用展开较为具体的介绍.
文献关键词:
海洋生态毒理;毒性测试;受试生物;海洋模式生物;海洋生态系统
作者姓名:
史天一;洪海征;王明华;谭巧国;史大林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厦门 361102;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1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史天一;洪海征;王明华;谭巧国;史大林-.中国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毒性测试生物)[J].环境科学,2022(11):4888-4904
A类:
海洋生态毒理,海洋模式生物,日本虎斑猛水蚤,海洋青鳉鱼
B类:
中国海,生态毒理学,毒理学研究,毒性测试,反应原理,用海,海洋生物,于海洋,海洋生态系统,物物,海洋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海洋鱼类,受试生物,已用,海洋污染,生态风险评估,海水水质,水质基准,科学基础,中肋骨条藻,扇形,牡蛎,海胆
AB值:
0.2545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