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湟水河流域地表水体微塑料分布、风险及影响因素
文献摘要:
为探究我国青藏高原淡水环境中微塑料的分布情况,采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定、野外调查和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青海省混水河流域丰水期63个地表水样中微塑料的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依据风险指数(H)和污染负荷(PLI)指数模型评估了微塑料的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流域水体中微塑料丰度范围为665~8 780 n·m-3,湟源县水系平均丰度最高,达5 414 n·m-3,各支流丰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微塑料中薄膜类和颗粒类分别占36%和33%,透明和黑色分别占67%和17%,粒径在0.45~50 μm的占70%,聚乙烯(66%)和聚丙烯(12%)为主要的聚合物类型.微塑料丰度与耕地面积、降水量和紫外线强度正相关,与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和风速显著负相关,微塑料的分布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因子的共同影响.总体上湟水河流域地表水体中微塑料的潜在生态风险较低.
文献关键词:
微塑料;湟水河;分布特征;影响因素;风险评估
作者姓名:
范梦苑;黄懿梅;张海鑫;李好好;黄倩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杨凌 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范梦苑;黄懿梅;张海鑫;李好好;黄倩-.湟水河流域地表水体微塑料分布、风险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22(10):4430-4439
A类:
B类:
湟水河流域,地表水体,微塑料,青藏高原,淡水环境,金相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野外调查,影像数据,青海省,混水,丰水期,水样,风险指数,污染负荷,PLI,指数模型,模型评估,潜在生态风险,流域水体,湟源县,平均丰度,支流,游到,聚乙烯,聚丙烯,耕地面积,降水量,紫外线,线强,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人类活动,环境因子
AB值:
0.3090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