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能源并网系统短路比指标分析及临界短路比计算方法
文献摘要:
短路比作为评估新能源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重要指标,其准确性与实用性之间存在矛盾,且由于构建方法众多导致临界短路比计算不统一.该文对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短路比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临界短路比计算方法,实现对系统电压支撑强度的评估.首先,建立新能源并网系统的等效分析模型,依据叠加定理分析新能源接入对节点电压的影响,推导交流系统短路容量以及计及多馈入相互影响的新能源等效并网容量;进一步,提出两个等价短路比指标:依据短路比的容量比概念,提出基于容量计算的短路比指标SCR-S,以及通过分析短路比与节点电压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电压计算的短路比指标SCR-U,通过解析推导SCR-U与SCR-S完全等价关系,SCR-U形式及解析表达更加简单.其次,基于最大传输功率提出临界短路比数值的理论算法,进一步求解临界短路比的极值,建议将临界短路比极值2作为划分新能源并网系统强弱的标准,当SCR-U小于2时,系统为弱系统.然后,结合SCR-U及临界短路比提出系统电压支撑强度评估方法,当SCR-U小于临界短路比时,系统处于P-V特性不稳定区域.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采用SCR-U及临界短路比极值对电压支撑强度进行评估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文献关键词:
短路比;临界短路比;新能源并网系统;电压支撑强度;最大传输功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于琳;孙华东;赵兵;徐式蕴;张健;李宗翰
作者机构:
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 海淀区 10019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琳;孙华东;赵兵;徐式蕴;张健;李宗翰-.新能源并网系统短路比指标分析及临界短路比计算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2(03):919-928,中插8
A类:
B类:
新能源并网系统,指标分析,临界短路比,比作,电压支撑强度,构建方法,等效分析,叠加定理,新能源接入,节点电压,交流系统,短路容量,容量计算,SCR,电压计,等价关系,解析表达,最大传输功率,比数,极值,强度评估,不稳定区,算例验证
AB值:
0.15546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