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稻壳灰水泥固化淤泥土试验研究
文献摘要:
为拓宽稻壳灰和淤泥土等固废资源处理途径,基于传统水泥固化处理方法,提出稻壳灰-水泥固化处理淤泥土技术.通过室内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UCS)和电镜扫描(SEM)试验,分析稻壳灰-水泥土强度特性及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稻壳灰对淤泥固化土强度增强效果显著,并且15%稻壳灰+8%水泥掺量效果最佳,稻壳灰加入显著提高淤泥固化土韧性,其破坏应变在3%~5%左右,变形系数E50与抗压强度近似呈线性递增关系,E50可取(19~50)qu.微观分析表明:水化硅酸钙生成是稻壳灰-水泥固化淤泥强度提高的主要来源,其填充孔隙、胶结作用使土体更加密实,提高强度.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了稻壳灰-水泥固化淤泥微观演变机制分析模型.
文献关键词:
稻壳灰-水泥;淤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固化处理;微观机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丽华;杨星;裴尧尧;徐维生;杨智勇
作者机构:
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生态道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68;武汉金石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4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丽华;杨星;裴尧尧;徐维生;杨智勇-.稻壳灰水泥固化淤泥土试验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22(05):1547-1555
A类:
B类:
稻壳灰,灰水,水泥固化,固化淤泥,淤泥土,固废资源,固化处理,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UCS,电镜扫描,水泥土强度,强度特性,微观机理,淤泥固化土,增强效果,+8,水泥掺量,E50,线性递增,可取,qu,微观分析,水化硅酸钙,胶结作用,土体,密实,观演,演变机制,机制分析
AB值:
0.258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