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塔河油田奥陶系走滑断裂带分区差异变形特征与控储模式
文献摘要:
基于三维地震资料解释、钻井岩心观察、样品分析化验、FMI与试油资料分析等手段,详细剖析了塔河油田不同地区奥陶系走滑断裂带的差异变形特征、形成演化过程及成因机制,探讨了其对中—下奥陶统规模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受控于区域构造应力场转换及塔北古隆起演化,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三大走滑断裂系统.托普台—主体区X型对称共轭断裂系统:NNE、NNW走向的两组断裂呈X型对称共轭切割,密集成网,主次级断裂伴生;于加里东中期同时形成,印支期—喜马拉雅期NNE走向断裂持续活动.于奇中西部非对称共轭断裂系统:NE、SN走向的两组断裂非对称共轭,呈带状和断续状展布,局部相互切割;先后于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初始形成,印支期—喜马拉雅期两者均持续活动,NE走向断裂晚期活动更强.东南斜坡区多走向复合断裂系统:NNE、NEE、SN、NNW走向的4组断裂均呈断续展布,NNE与NEE走向断裂限制SN走向断裂延伸;先后于加里东中期—海西期形成,印支期—喜马拉雅期NE与NEE走向断裂持续活动.②三大走滑断裂系统的差异变形与形成演化,控制着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3类与走滑断裂相关的控储模式.塔河主体区表层岩溶+断裂同期耦合型:经历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表生岩溶作用,同期X型共轭走滑断裂带叠加耦合活动,形成T74界面之下大面积分布的岩溶缝洞型储集体,沿印支期—喜马拉雅期持续活动的NNE向主干断裂带储层更发育.于奇中西部内幕岩溶+晚期断裂改造型:经历加里东中期—海西晚期多期表生岩溶作用,导致T74界面之下表层岩溶缝洞型储层普遍被夷平化或严重充填,早期岩溶形成的未充填内幕储集体叠加印支期—喜马拉雅期走滑断裂的改造,可保留现今的规模有效储层.东南斜坡区断控缝洞型:处于上奥陶统覆盖区,加里东中期表生岩溶作用弱,走滑断裂多期持续活动的强度控制着规模储集体的发育.
文献关键词:
断溶体;走滑断裂;变形特征;构造演化;控储模式;奥陶系;塔河油田
作者姓名:
徐中祥;马庆佑
作者机构: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中祥;马庆佑-.塔河油田奥陶系走滑断裂带分区差异变形特征与控储模式)[J].海相油气地质,2022(02):124-134
A类:
共轭走滑断裂
B类:
塔河油田,奥陶系,走滑断裂带,差异变形,变形特征,控储模式,三维地震资料,地震资料解释,钻井,岩心,样品分析,分析化验,FMI,试油,资料分析,形成演化过程,成因机制,下奥陶统,控制作用,受控,区域构造应力场,力场转换,古隆起,断裂系统,托普,NNE,NNW,主次,次级断裂,伴生,加里东,印支期,喜马拉雅,SN,断续,展布,海西早期,期初,斜坡区,NEE,续展,海西期,耦合型,表生岩溶,岩溶作用,T74,溶缝,储集体,主干断裂,内幕,多期,缝洞型储层,夷平,平化,充填,加印,有效储层,断控缝洞型,上奥陶统,覆盖区,断溶体,构造演化
AB值:
0.246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