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泥石流作用下夯土建筑灾变响应特征研究
文献摘要:
探究泥石流对夯土房屋的破坏模式及其动力致灾特征,有利于推进研究山区房屋承灾体对泥石流的灾变机制,对提高灾害风险管理水平、指导山区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研凉山喜德县基恩德沟火后泥石流,总结了泥石流对夯土房屋的破坏模式,分析了泥石流动力学特征,根据现场受损房屋实测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获取了夯土建筑的位移时程响应和应力时程响应,反演了夯土建筑承灾破坏过程,探讨了泥石流作用下夯土建筑灾变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泥石流对夯土房屋的破坏模式表现为:通过墙体干缩裂缝渗入室内淤埋房屋;冲刷墙体基础导致墙体倒塌;携带大石块冲毁建筑;(2)墙体受泥石流冲击破坏表现为冲击点压碎破坏、墙体内侧受拉破坏和墙角剪切破坏;纵墙损伤为泥石流冲毁山墙后进入室内沿门洞冲出时导致的第二次破坏;(3)夯土房屋整体性较差,裂缝的发展切断了应力的传递路径,有效保护了其他墙体;(4)夯土房屋在泥石流作用下率先破坏的区域为大石块撞击点、墙基和墙角等形状突变位置.为此,夯土房屋防护,可首先考虑加固墙基和墙体转角等应力突变位置.
文献关键词:
泥石流;夯土建筑;灾变响应;破坏模式;有限元模型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聪;邹强;蒋虎;周斌;谭庄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00;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聪;邹强;蒋虎;周斌;谭庄-.泥石流作用下夯土建筑灾变响应特征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22(01):42-50
A类:
灾变响应,沿门
B类:
夯土建筑,响应特征,土房,破坏模式,致灾特征,推进研究,承灾体,灾变机制,灾害风险管理,防灾减灾,凉山,喜德县,基恩,恩德,火后泥石流,流动力学,动力学特征,三维建模,有限元分析方法,位移时程,时程响应,破坏过程,墙体,干缩裂缝,渗入,入室,冲刷,刷墙,倒塌,带大,大石,石块,冲毁,冲击破坏,压碎,受拉,墙角,剪切破坏,山墙,内沿,门洞,冲出,切断,传递路径,撞击,墙基,变位,先考
AB值:
0.289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