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TcpC在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发小鼠膀胱炎中的作用及致病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究TcpC对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UPEC)引发小鼠膀胱炎的作用,并初步了解其致病机制。
方法:从尿道向C57BL/6小鼠膀胱滴注10
9 CFU分泌TcpC的UPEC CFT073
wt或敲除
tcpc基因的CFT073
Δ
tcpc,构建膀胱炎模型小鼠。3 d后处死小鼠取膀胱观察大体病理变化。膀胱4%多聚甲醛固定24 h后,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膀胱组织病理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法对组织中TcpC进行定位。采集上述UPEC菌株感染的小鼠尿液,十倍稀释法计数尿液中细菌载量,PCR检测CFT073
wt感染组膀胱组织和尿液细菌基因组DNA中是否存在
tcpc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FT073
wt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后胞内TcpC mRNA和蛋白质水平。Western blot和ELISA分别检测上述UPEC菌株对巨噬细胞NF-κB活化和促炎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分别观察上述UPEC菌株感染巨噬细胞后细菌和细胞活力。
结果:与CFT073
Δ
tcpc组相比,CFT073
wt组小鼠膀胱明显肿大,膀胱组织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和TcpC。CFT073
wt组小鼠尿液中的细菌数量显著多于CFT073
Δ
tcpc组;PCR结果显示,膀胱组织和尿液中的细菌均为CFT073
wt。在CFT073
wt菌株感染巨噬细胞过程中,胞内TcpC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CFT073
wt促进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IκBα的蛋白质水平并抑制p65的磷酸化水平和促炎因子的产生。TcpC有利于CFT073
wt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和侵袭。
结论:TcpC在CFT073
wt感染及引发小鼠膀胱炎过程中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和促炎因子的产生提高CFT073
wt在巨噬细胞内的存活率,与UPEC致病及逃逸巨噬细胞固有免疫密切相关。
文献关键词:
TcpC;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小鼠膀胱炎;致病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方佳琪;罗薇薇;马欣鹏;李雯婷;裘佳灵;张徐岚;胡玥;欧茜
作者机构:
浙大城市学院医学院,杭州 3100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佳琪;罗薇薇;马欣鹏;李雯婷;裘佳灵;张徐岚;胡玥;欧茜-.TcpC在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发小鼠膀胱炎中的作用及致病机制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2(11):880-887
A类:
TcpC,小鼠膀胱炎,uropathogenic,CFT073
,tcpc
B类:
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致病机制,Escherichia,coli,UPEC,尿道,C57BL,滴注,10
,CFU,wt,敲除,模型小鼠,处死,病理变化,多聚甲醛,包埋,HE,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尿液,十倍,稀释法,细菌载量,细菌基因组,blot,巨噬细胞,蛋白质水平,促炎因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别观,细胞活力,肿大,中性粒细胞浸润,细菌数量,p65,磷酸化,逃逸,固有免疫
AB值:
0.15489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