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矩形桩竖向受荷三维弹性变分解
文献摘要:
矩形桩作为一种典型的横截面非圆形桩,通常采用等效圆形桩的近似方法来分析,未能从理论上考虑桩-土相互作用.针对该问题,结合复变函数保角变换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竖向受荷矩形桩的三维弹性变分方法.基于最小势能原理和变分法获得桩位移函数和土竖向位移传递函数的控制微分方程,为克服土体位移传递函数求解域边界形状复杂的困难,应用保角变换将桩-土接触面的复杂边界形状转化为简单边界,并获得了桩位移函数的解析解及土体竖向位移函数的半解析解.使用MATLAB软件编制相应的分析程序,并将分析得到的结果与有限元分析及现有解答进行对比.最后,对影响桩沉降的主要因素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得解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得更好,证明了所提分析方法的正确性;摩擦桩量纲一化的桩顶刚度随桩-土模量比的增加逐渐减小,当桩的长细比增加到某数值时,其对桩顶刚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即摩擦桩存在有效桩长;相对于摩擦桩,当桩-土模量比较大时,其对端承桩的桩顶刚度影响较小,当端承桩长细比足够大时,可转化为摩擦桩;桩顶刚度随土体泊松比先减小后增加,间接表明其不仅受土体抗剪强度的影响,而且受土体压缩性能的影响;在相同混凝土用量下,当桩-土模量比较小时,与等横截面面积圆桩相比,矩形桩的桩顶刚度明显大于圆桩,当桩-土模量比超过某数值时,二者桩顶刚度逐渐趋于一致;当桩-土模量比较小时,等横截面面积矩形桩随横截面长宽比的增加,桩顶刚度增加.
文献关键词:
道路工程;矩形桩;变分法;保角变换;弹性解;竖向受荷
作者姓名:
周航;李籼橙;刘汉龙;王增亮
作者机构:
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450;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 40045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航;李籼橙;刘汉龙;王增亮-.矩形桩竖向受荷三维弹性变分解)[J].中国公路学报,2022(05):23-32
A类:
B类:
矩形桩,竖向受荷,横截面,近似方法,复变函数,保角变换,变分方法,最小势能原理,变分法,竖向位移,传递函数,微分方程,土体位移,解域,接触面,复杂边界,单边,半解析解,分析程序,解答,参数分析,提分,摩擦桩,量纲,土模,长细比,忽略不计,桩长,端承桩,刚度影响,可转化,泊松比,先减,抗剪强度,压缩性能,截面面积,积矩,截面长宽比,道路工程,弹性解
AB值:
0.3267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