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弹塑性位移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
文献摘要: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层间弹塑性位移是判别结构倒塌极限状态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抗震规范规定的弹塑性位移限值仍是基于构件试验研究的结果,缺乏结构层面的计算方法和试验验证.为此,将规则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等效为梁柱组合体的侧移变形,分析组合体变形的组成,建立了梁柱组合体变形与构件变形的转换方法,提出了"强柱弱梁"型框架结构层间弹塑性位移及顶点位移的计算方法,将框架结构弹塑性变形问题的研究由构件层次过渡到了结构层次.同时,通过3榀"强柱弱梁"型平面框架试验,分析了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及弹塑性阶段构件变形与梁柱组合体变形关系的演化规律,并对所建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 表明,梁变形贡献在加载初期受轴压比影响较大,其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轴压比较小时,节点变形贡献极小,始终稳定在0.9%左右;对于"强柱弱梁"型框架,轴压比和梁柱线刚度比对梁柱组合体最终的变形组成影响较小;针对"强柱弱梁"型框架结构层间位移及顶点位移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文献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位移角;梁柱组合体;拟静力试验;构件变形;变形组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伯权;马煜东;苏佶智;黄娇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伯权;马煜东;苏佶智;黄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间弹塑性位移计算方法及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2(02):116-126
A类:
梁柱组合体
B类: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弹塑性位移,位移计,倒塌,极限状态,抗震规范,侧移变形,构件变形,转换方法,顶点位移,弹塑性变形,构件层次,渡到,结构层次,平面框架,层间位移角,演化规律,轴压比,极小,梁柱线刚度比,变形组成,拟静力试验
AB值:
0.175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