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大型锻件内部孔隙性缺陷修复效果对疲劳性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大型锻件在内部孔隙性缺陷锻合后,其疲劳强度等动态载荷力学性能恢复效果是决定锻件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圆柱试件高温锻合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塑性变形工艺下锻件内部孔隙性缺陷修复结合面的组织变化效果,以及对疲劳强度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仅通过一次镦粗,虽然锻件的内部孔隙性缺陷基本消失,但是由于结合面上组织不均匀、存在细小析出物等,其疲劳性能仅能部分恢复.通过高温条件下两次镦粗加两次拔长工艺,其结合面的疲劳强度基本恢复至初始组织状态对应的性能指标.研究结果为制定合理的锻造工艺、保证锻后疲劳等力学性能恢复至初始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大型锻件;锻造工艺;孔隙性缺陷修复;显微组织;疲劳强度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前军;邱垚;信瑞山;骆建彬;马庆贤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22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前军;邱垚;信瑞山;骆建彬;马庆贤-.大型锻件内部孔隙性缺陷修复效果对疲劳性能的影响)[J].锻压技术,2022(11):16-21
A类:
孔隙性缺陷修复
B类:
大型锻件,修复效果,疲劳性能,疲劳强度,动态载荷,性能恢复,恢复效果,质量水平,圆柱试件,模拟实验,塑性变形,结合面,组织变化,镦粗,组织不均匀,细小,析出物,高温条件,拔长,长工,状态对应,锻造工艺,初始状态,显微组织
AB值:
0.2827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