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高温堆肥微生物群落强化产热功能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超高温堆肥技术较普通堆肥技术在氧化亚氮减排、氮素保留、抗性基因去除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这些优势与超高温过程密切关联,然而超高温产生的原因却仍然未知.利用PICRUSt(phylogenetic investigation of communities by reconstruction of unobserved states)预测并分析了鸡粪超高温堆肥和普通堆肥微生物功能变化,重点比较了产热相关代谢通路和功能基因丰度的变化.研究发现,超高温堆肥可达到超过80℃的超高温阶段并持续5天以上,该阶段可显著提高微生物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等产热相关代谢通路丰度,有氧呼吸链中NADH脱氢酶功能基因和琥珀酸脱氢酶基因的丰度在超高温阶段显著增加(P<0.05),并且上述代谢通路和功能基因丰度与超高温堆肥温度变化显著相关(P<0.05).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将预测的堆肥温度与实际堆肥温度进行比较发现,两种处理各自预测温度结果与实际温度相关性显著(对于超高温堆肥,校正R2=0.96;对于普通堆肥,校正R2=0.97).该模型表明,K03943(NADH脱氢酶黄蛋白2)、K15862(细胞色素c氧化酶cbb3型亚基I/II)和K05580(NADH醌氧化还原酶亚基I)的丰度变化是影响超高温堆肥温度的最重要因素.相比之下,普通堆肥温度最高不超过70℃,且上述产热相关代谢通路和功能基因丰度与堆肥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超高温堆肥微生物群落可能通过显著提高有氧呼吸链相关功能基因丰度,使超高温堆肥群落更迅速地代谢有机物,从而提高ATP合成速率,进而产生更多热量.
文献关键词:
有机固体废物;超高温堆肥;微生物功能;能量代谢;PICRUSt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崔鹏;艾超凡;廖汉鹏;周顺桂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州 3500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崔鹏;艾超凡;廖汉鹏;周顺桂-.超高温堆肥微生物群落强化产热功能特征分析)[J].土壤学报,2022(06):1660-1669
A类:
K03943,K15862,cbb3,K05580
B类:
超高温堆肥,堆肥微生物,微生物群落,产热,功能特征,堆肥技术,氧化亚氮,氮减排,氮素,抗性基因,显著优势,PICRUSt,phylogenetic,investigation,communities,by,reconstruction,unobserved,states,鸡粪,微生物功能,代谢通路,功能基因丰度,生物能,能量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有氧呼吸,NADH,琥珀酸脱氢酶,酶基因,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测温,温度相关性,细胞色素,亚基,II,氧化还原酶,相比之下,相关功能,ATP,有机固体废物
AB值:
0.1977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