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矿床模型
文献摘要: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锡矿带,本文对其时空分布和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总结,并提出了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深部动力学模型和矿床模型,旨在推动区域进一步锡银找矿工作.研究表明,锡多金属矿形成于伸展构造环境,具有明显的成群分布特点,空间上夹持在二连—贺根山、黄岗—甘珠尔庙和西拉木伦深大断裂带之间,矿化时代集中在150~130 Ma之间,但在个别大中型矿床中表现出多期成矿的特征.尽管锡矿化规模巨大,但目前揭露的高分异含矿花岗岩体并不多见,成矿作用可能与该区高的成矿元素背景值有关,但同时矿体下部可能存在隐伏高分异岩体.锡多金属成矿系统以锡铅锌银为主,鲜有共生或伴生钨矿化,不同阶段或类型矿化是深部岩浆房多期次出溶的不同或相同性质流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成矿流体与围岩的反应也会影响流体的组成和演化.岩浆流体出溶、地层活化萃取、地幔物质、大气降水、热卤水和变质热液共同参与了成矿作用,尤其是深部镁铁质岩浆底侵及脱气不仅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同时也可能提供了大量的成矿元素和挥发组分.在成矿过程中,流体温压的下降、不同来源流体混合、超临界流体不混溶作用、流体多次沸腾和水岩反应等是金属元素超常富集的主要机制.
文献关键词:
锡多金属矿;时空分布;流体出溶;壳幔作用;超常富集机制;大兴安岭南段
作者姓名:
周振华;毛景文
作者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振华;毛景文-.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矿床模型)[J].地学前缘,2022(01):176-199
A类:
B类:
大兴安岭南段,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矿床模型,深部动力学,找矿工作,伸展构造,构造环境,成群,夹持,二连,黄岗,甘珠尔,西拉木,拉木伦,深大断裂,断裂带,Ma,大中型,多期,锡矿化,揭露,花岗岩体,并不多,不多见,成矿作用,成矿元素,背景值,矿体,隐伏,成矿系统,铅锌,锌银,伴生,钨矿,岩浆房,期次,相同性,成矿流体,围岩,岩浆流体,流体出溶,地幔,大气降水,卤水,变质,热液,镁铁质岩浆,岩浆底侵,脱气,热源,元素和,挥发组分,成矿过程,不同来源,流体混合,超临界流体,不混溶,沸腾,水岩反应,金属元素,壳幔作用,超常富集机制
AB值:
0.3702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