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44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31例;年龄35~85岁[(62.5±12.9)岁]。骨折AO/OTA分型:B型7例,C型37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22例采用关节镜辅助治疗(关节镜组),22例采用传统术中透视治疗(透视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关节镜组术中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及骨折移位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RWE)评分、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以及腕关节活动范围。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15个月[(13.3±1.1)个月]。关节镜组手术时间为(104.0±40.5)min,长于透视组的(71.3±32.1)min( P<0.05)。关节镜组术中诊断TFCC损伤14例(64%),关节镜直视下见骨折移位间隙为0.8(0.3,0.8)mm,台阶为1.0(0.3,1.5)mm,关节镜辅助复位后分别为0.3(0.0,0.5)mm、0.5(0.0,0.5)mm( P均<0.05)。术后12个月关节镜组PRWE评分为(9.8±4.9)分,低于透视组的(13.4±5.8)分( P<0.05)。关节镜组DASH评分为(9.0±5.0)分,低于透视组的(13.0±6.1)分( P<0.05)。关节镜组腕关节背伸和旋后分别为(73.8±8.9)°和(82.5±8.0)°,高于透视组的(65.8±14.2)°和(76.3±10.4)°( P均<0.05)。两组术后未出现螺钉松动或断裂、血管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结论: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可增加关节面复位的准确性,改善术后腕关节功能,同时术中能明确诊断TFCC是否存在损伤。
文献关键词:
关节镜;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内;术中复位
作者姓名:
张炯豪;尹华伟;邱彦群;王海鹏;沈云东;徐文东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肢体功能重建中心,上海 200040;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上海 20004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与手外科,福州 35000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炯豪;尹华伟;邱彦群;王海鹏;沈云东;徐文东-.腕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J].中华创伤杂志,2022(03):227-233
A类:
B类:
腕关节镜,关节镜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回顾性队列研究,复旦大学,静安区,中心医院,骨折患者,中男,AO,OTA,掌侧钢板内固定,辅助治疗,术中透视,组手,手术时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伤及,骨折移位,腕关节功能,评估量表,PRWE,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关节活动范围,并发症发生情况,直视,背伸,螺钉松动,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复位,桡骨骨折,骨折固定术,术中复位
AB值:
0.2285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