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多组分运动对老年衰弱患者营养状况和肌肉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多组分运动对老年衰弱患者营养状况、衰弱程度和肌肉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诊疗体检中心体检的120例老年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老年衰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多组分运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12周末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衰弱程度和肌肉功能。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营养状况、衰弱程度、肌肉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蛋白质、骨骼肌以及血浆总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含量分别为(7.55 ± 1.34) kg、(21.37 ± 2.41) kg、(61.97 ± 5.69) g/L、(229.05 ± 17.67) mg/L、(42.14 ± 4.83) g/L、(2 364.29 ± 296.31) mg/L,高于对照组的(6.92 ± 0.97) kg、(20.31 ± 2.04) kg、(57.96 ± 5.22) g/L、(210.15 ± 27.99) mg/L、(37.66 ± 5.75) g/L、(2 247.42 ± 267.3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9~4.47,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身体衰弱、心理衰弱维度得分及衰弱总分分别为(6.03 ± 0.71)、(2.46 ± 0.73)、(9.63 ± 0.99)分,低于对照组的(6.45 ± 0.95)、(2.71 ± 0.52)、(10.34 ± 1.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67、2.02、3.39,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并脚站立、前后脚站立、4 m步速、椅上坐-站和肌肉功能总分分别为(0.87 ± 0.28)、(1.65 ± 0.29)、(2.09 ± 0.47)、(1.93 ± 0.49)、(7.36 ± 0.75)分,对照组分别为(0.72 ± 0.31)、(1.50 ± 0.31)、(1.87 ± 0.61)、(1.70 ± 0.62)、(6.55 ± 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6~5.18,均 P<0.05)。 结论:多组分运动能改善老年衰弱患者的营养状况、衰弱程度和肌肉力量,延缓衰弱的进展。
文献关键词:
多组分运动;衰弱;营养状况;肌肉功能;老年人
作者姓名:
黄宏燕;戴曦;胡蓉;王静娴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诊疗体检中心,南京 210001
引用格式:
[1]黄宏燕;戴曦;胡蓉;王静娴-.多组分运动对老年衰弱患者营养状况和肌肉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2(07):530-536
A类:
B类:
多组分运动,老年衰弱患者,营养状况,肌肉功能,衰弱程度,南京医科大学,体检中心,心体,常规护理,周末,功能比较,预后观察,组蛋白,骨骼肌,总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蛋白含量,身体衰弱,心理衰弱,站立,前后脚,步速,肌肉力量
AB值:
0.19491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