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鸟类物种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以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5 d环志数据为例
文献摘要:
本研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网捕环志的数据,来调查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以及鸟类物种的集群特征.在2021年10月连续5.5 d的网捕环志中,总共环志12科33种鸟类,其中环志最多的鸟类物种为棕头鸦雀(Sinosuthora webbiana)、红胁绣眼鸟(Zosterops erythropleurus)和强脚树莺(Horornisfortipes).33个物种中树栖食虫鸟类最多,共12个物种,其次是地表食虫鸟类(共8个物种)和杂食鸟类(共6个物种);留鸟17种和迁徙鸟类16种.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发现种群数量多的物种处于社会拓扑网络的中心位置,而且相同食性生态位的物种连结强度很高,如树栖食虫鸟类.结果表明,物种种群数量、食性生态位对鸟类物种社会网络关系的影响较大,而物种迁徙特征对鸟类物种社会网络关系则几乎没有影响.本文在国内尝试了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来调查当地鸟类物种群落的多样性,并揭示了鸟类多物种集群的关键驱动因子.对比传统的鸟类群落调查方法,多物种社会网络分析可获取该集群的时空分布以及物种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于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分析和研究不同生物水平包括个体、种群、物种等的社会行为,从而使之成为近年来很多生物研究领域的常用和热点工具.
文献关键词:
环志;董寨;鸟类物种多样性;多物种集群;社会网络分析;食性生态位;迁徙特征
作者姓名:
朱家贵;黄华;杜志勇;溪波;杨勇;王代平
作者机构:
河南信阳罗山县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罗山 464236;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家贵;黄华;杜志勇;溪波;杨勇;王代平-.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鸟类物种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以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5 d环志数据为例)[J].动物学杂志,2022(03):455-461
A类:
Sinosuthora,webbiana,Zosterops,erythropleurus,Horornisfortipes,食性生态位,迁徙特征,多物种集群
B类: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鸟类物种多样性,多样性分析,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网捕,总共,种鸟,中环,鸦雀,食虫鸟,杂食,留鸟,迁徙鸟类,种群数量,拓扑网络,中心位置,连结,物种种群,社会网络关系,物种迁徙,关键驱动因子,鸟类群落,群落调查,调查方法,该集,相互联系,分析和研究,社会行为,多生
AB值:
0.2203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