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贵州花溪大学城破碎化林地中鸟类群落的小岛屿效应
文献摘要:
小岛屿效应打破了传统的种-面积关系认知,是当前岛屿生物地理学与生境破碎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目前的研究缺乏以人类干扰度较高的城市破碎化生境为载体来探究小岛屿效应问题.本研究以贵州花溪大学城30个面积0.25~290.40 hm2的残存自然林地为研究区,在2017至2021年的鸟类繁殖季对林地中的鸟类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8种,隶属于11目41科.剔除高空飞行、非森林鸟类及偶然出现的物种后,不同斑块中的鸟类物种数介于12至49种之间,平均每个斑块24种.在R软件中利用"sars"包构建4种关键种-面积回归模型发现,先平后升的两段式回归模型是预测种-面积关系的最佳模型.该模型显示,在面积阈值1.16 hm2之上,物种丰富度随着面积的增加逐渐增多,符合传统岛屿生物地理学提出的面积效应;但是,在面积阈值1.16 hm2之下,物种丰富度不随面积发生显著变化,表现出小岛屿效应的特征.小岛屿效应的形成可能与喀斯特特殊地貌环境、食物资源或"中转站"、"垫脚石"等生态功能相关,其具体发生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本研究结果,建议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尽可能保护自然林地并设计绿色过渡带,在优先保护大林地斑块的同时不应忽视对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小林地斑块的保护.
文献关键词:
繁殖鸟类;生境破碎化;小岛屿效应;种-面积关系;城市化
作者姓名:
朱芸;盛尚;郑进凤;伍素;张凯;徐雨
作者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阳 550025;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芸;盛尚;郑进凤;伍素;张凯;徐雨-.贵州花溪大学城破碎化林地中鸟类群落的小岛屿效应)[J].动物学杂志,2022(02):205-212
A类:
小岛屿效应,sars
B类:
花溪,大学城,林地,鸟类群落,面积关系,生物地理学,生境破碎化,人类干扰,干扰度,hm2,残存,繁殖季,录到,隶属于,空飞,偶然,斑块,物种数,关键种,模型发现,两段式,物种丰富度,积效,喀斯特,特殊地貌,食物资源,中转站,垫脚石,生态功能,发生机制,尚有,城市规划建设,过渡带,优先保护,大林,生态价值,小林,繁殖鸟类
AB值:
0.2853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