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纳米微球在岩石矿物表面的静态吸附规律
文献摘要:
纳米微球调驱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低渗透油藏开发过程.为开展纳米微球在岩石矿物表面的吸附作用机理研究,需定量表征矿物种类对微球在其表面吸附量的影响.首先,运用淀粉-碘化镉法标定纳米微球乳液的浓度,进而分别实现了微球在单组分矿物表面和多组分矿物表面吸附量的测定.随后,在所测单组分矿物表面的微球吸附量基础上按照岩石矿物的相对含量进行加权叠加,得到多组分矿物表面微球吸附量的预测值.结果表明,纳米微球在不同矿物表面的静态吸附量差异较大.黏土矿物对微球的吸附能力普遍强于非黏土矿物.对微球吸附能力最强的为高岭石,比吸附能力最弱的石英强14.75倍.微球在钾长石表面的吸附量变化值分别是在钠长石和石英表面的1.96倍和8.42倍.对于多组分矿物表面的微球吸附量,加权叠加方法预测值与实验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在3%以内.基于纳米微球在孔隙通道运移时的固液界面吸附现象,分析认为孔隙壁面上的黏土矿物强化了微球的吸附作用,有利于改变孔隙半径,实现在不完全封堵条件下的部分液流转向.
文献关键词:
纳米微球;黏土矿物;静态吸附量;液流转向
作者姓名:
姜旭;陈军斌;张狄杰;曹毅;孙晨
作者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65;陕西省油气井及储层渗流与岩石力学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5;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勘探事业部,甘肃敦煌73620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姜旭;陈军斌;张狄杰;曹毅;孙晨-.纳米微球在岩石矿物表面的静态吸附规律)[J].油田化学,2022(02):281-287
A类:
B类:
纳米微球,岩石矿物,矿物表面,吸附规律,微球调驱,调驱技术,低渗透油藏,油藏开发,开发过程,吸附作用,定量表征,表面吸附,碘化,乳液,单组分,多组分,相对含量,加权叠加,静态吸附量,黏土矿物,吸附能力,高岭石,最弱,钾长石,钠长石,石英表,实验测定,测定值,运移,固液界面,界面吸附,吸附现象,壁面,变孔隙,孔隙半径,封堵,分液,液流转向
AB值:
0.28636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