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土地利用对洱海入湖河流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及其碳同位素组成(δ13CDIC)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不同土地利用对河流中的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及其碳同位素组成(δ13CDIC)的影响有很大差别,但其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揭示.本文以洱海入湖河流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0年10月(雨季)和2021年1月(旱季)采集了洱海主要入湖河流的水样,测定了入湖河流的基本物理参数、主要阴阳离子及δ13CDIC组成,对其中岩性相似的流域进行了 土地利用方式对河流DIC浓度及其813CDIC组成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洱海入湖河流的pH呈弱碱性,主要阳离子为Ca2+和Mg2+,主要阴离子为HCO3-.入湖河流的DIC浓度在0.35~4.6 mmol/L之间,由于稀释作用雨季的DIC浓度小于旱季.河流δ13CDIC在-12.59‰~-2.99‰之间,北部流域、南部流域的河流以及洱海中部的白鹤溪、黑龙溪、中和溪和莫残溪的813CDIC值要比其它河流偏负.在流域内岩性相似情况下,洱海入湖河流中的DIC浓度随着流域内的建设用地面积占比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植被(林地+草地)覆盖面积占比的升高反而减小.流域内林地和草地面积占比越大δ13CDIC越偏正,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越大入湖河流中的δ13CDIC越偏负.其中的原因是受到耕地施肥和污染物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影响,耕地中的土壤CO2升高及河流中生物活动增强,导致洱海入湖河流的DIC浓度升高及其δ13CDIC偏负,从而掩盖了林地和草地对河流中的DIC浓度及其δ13CDIC的影响规律.在土地利用的影响方面,洱海入湖河流中的DIC浓度受到河流建设用地的影响最大,耕地的影响相对于建设用地来说要弱;δ13CDIC也受到建设用地和耕地的控制,林地和草地对河流中的DIC浓度及其δ13CDIC的影响较小.
文献关键词:
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溶解无机碳(DIC);碳同位素(δ13CDIC)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赖朝伟;刘再华;于青春;夏凡;何学军;马震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合肥学院,合肥230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赖朝伟;刘再华;于青春;夏凡;何学军;马震-.不同土地利用对洱海入湖河流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及其碳同位素组成(δ13CDIC)的影响)[J].地球与环境,2022(05):601-611
A类:
813CDIC
B类:
入湖河流,溶解无机碳,碳同位素组成,雨季,旱季,水样,本物,物理参数,阴阳离子,岩性相,土地利用方式,弱碱,Ca2+,Mg2+,阴离子,HCO3,海中,白鹤,建设用地,覆盖面积,林地和草地,草地面积,偏正,施肥,污染物排放,人为活动,掩盖,河流建设,洱海流域
AB值:
0.1815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