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土地利用变化对喀斯特水体溶解无机碳、总氮和总磷输出的影响——以贵州普定沙湾模拟试验场为例
文献摘要:
耦联水生光合作用的碳酸盐岩风化碳汇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生物碳泵效应不仅能够稳定碳酸盐风化碳汇,也有利于改善水环境,而过量输入氮、磷会导致水环境变差.土地利用变化作为全球变化重要内容之一,对流域碳氮磷的输出具有重要影响,但关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喀斯特水体溶解无机碳、总氮和总磷输出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以贵州普定沙湾喀斯特试验场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文、水化学、溶解无机碳汇通量、总氮通量和总磷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径流深、土壤CO2浓度、pCO2、HCO3-浓度和电导率呈现出夏秋季节高、春冬季节低的变化特征,与pH变化相反.样地间,土壤CO2浓度、pCO2、HCO3-浓度和电导率表现为草地>灌丛地>农耕地>裸土地>裸岩地,与pH变化相反.参与岩溶作用的土壤CO2是造成水化学变化的主要原因.溶解无机碳汇通量和总氮通量呈现出夏秋季节高、春冬季节低的变化特征,总磷通量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样地间,草地溶解无机碳汇通量最大,HCO3-浓度是决定溶解无机碳汇通量大小的主导因素.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利用方式的总氮、总磷浓度及其通量明显低于无植被生长的类型,总氮通量灌丛地最小,总氮浓度是决定总氮通量大小的主导因素,总磷通量草地最小,而流量是决定总磷通量大小的主导因素.综上,我们认为可以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来达到增加岩溶碳汇和改善水环境双赢的目标.
文献关键词:
土地利用;喀斯特;水化学;溶解无机碳汇通量;总氮通量;总磷通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武阳;刘再华;于青春;韩翠红;夏凡;鲍乾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8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武阳;刘再华;于青春;韩翠红;夏凡;鲍乾-.土地利用变化对喀斯特水体溶解无机碳、总氮和总磷输出的影响——以贵州普定沙湾模拟试验场为例)[J].地球与环境,2022(04):547-557
A类:
溶解无机碳汇通量,总氮通量,总磷通量
B类:
土地利用变化,喀斯特水,磷输出,普定,沙湾,模拟试验,试验场,耦联,生光,光合作用,碳酸盐岩风化,全球碳循环,生物碳泵效应,定碳,碳酸盐风化碳汇,而过,全球变化,碳氮磷,水化学,径流深,pCO2,HCO3,电导率,夏秋季节,样地,草地,灌丛,农耕地,裸土,裸岩,岩溶作用,化学变化,主导因素,植被覆盖,土地利用方式,总磷浓度,植被生长,氮浓度,岩溶碳汇,双赢
AB值:
0.1865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