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恢复年限红锥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及经营策略
文献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南亚热带红锥人工林不同恢复年限(6、10、15、20、25、30和34 a)林分为对象,研究了红锥人工林林分物种组成和结构在不同恢复年限下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度、丰富度及材积在不同林龄阶段的分布差异较大.不同林龄阶段的林分组成和结构差异显著,随着林龄的增加,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年龄阶段的树种胸径分布格局变化较大,30 a集中分布胸径>20 cm的树木.红锥人工林林近熟阶段(30~34 a)乔木株数较少,但是从林分的生产力来说,却提供了 50%以上的林分蓄积.综上,不同林龄阶段的人工林经营策略需要考虑林分自然生长规律和关键树种竞争机制,使少量优质林木个体留给自然演替进程控制和调节,实现人工林生产力提升和结构功能的生态合理性和经济有效性.
文献关键词:
红锥;物种多样性;人工林;不同林龄;管理策略
作者姓名:
陈富强;郭勇;黄明智;冯蔚;叶秋慧;刘菊秀;李旭
作者机构:
广东省龙眼洞林场,广州510520;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引用格式:
[1]陈富强;郭勇;黄明智;冯蔚;叶秋慧;刘菊秀;李旭-.不同恢复年限红锥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及经营策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2(01):48-55
A类:
B类:
不同恢复年限,红锥人工林,群落结构特征,经营策略,南亚热带,物种组成,多度,丰富度,材积,不同林龄,分布差异,林分组成,结构差异,多样性指数,不同年龄阶段,树种,胸径分布,分布格局,树木,乔木,株数,蓄积,自然生长,生长规律,竞争机制,林木,留给,自然演替,结构功能,经济有效,物种多样性
AB值:
0.3181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